教師面
發現:學生乃招生而來,在上課前並不知道學生是否具備相關語言的基本能力,因而在課程規劃上有不確定的因素,使得教材的選擇以及難易程度的掌控較難以拿捏。當發現在同一個班級裡,有零、初、中級等不同程度的學生時,教師面臨了更大的挑戰─該如何適性適才施教。
建議:往後的類似課程,可在招生簡章上註明以初學者為主,提供一個入門的機會給更多沒有學過該語言的學生,使其對該語言與文化有更深層的認知。
學生面
發現:在3種語言的課程中,僅日文老師加進去了真正的語言教學─五十音,而這個課程內容,學生的反應相當好。對於一個初學者而言,如果能夠在10個小時的課程裡,至少學會它的發音,應該會有實際上的受益,而不會僅僅是觀念或意識上的認知而已。
建議:類似的課程裡,可酌量情形加進去發音讓學生能夠有”聽到”的受益。
由於71%以上的學生未學過該課程的語言,老師在介紹相關內容時,該語言的使用率應酌量降低。建議老師盡量以中文來介紹課程以提高學生的理解程度。
執行面
發現:由於本課程設有保證金制度,學生們為了能全數取回保證金皆踴躍出席,以致於出現學生出席了但卻是在課堂上睡覺的情形。根據教材難易程度滿意度研判,僅有70~78%(德74%、日78%、西70%)的學生對教材難易程度感到滿意,換言之,剩下的22~30%的學生應該對教材感到困難(考量到71~83%以上的學生沒有學過該相關的語言)。這解釋了為什麼學生出席卻在上課時睡覺。
建議:解決之道在於課程規劃時應設定在初學者的程度,以未學過該語言的學生為藍圖,設計相關課程。
值得一提的是當問到未來希望開設哪些語言課程時,法文竟佔了31%,遠高於德文17%、日文24%、西班牙文19%,這應是未來開設語言課程的另一個方向。